【供稿/会计与金融学院】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三农”工作的重要论述,扎实推进主题教育,7月15日至20日,会计与金融学院16名师生来到彭水县鞍子镇和江津双福社区,开展重走红军街、系列特色课堂、探寻非遗之美等社会实践活动。
追寻红色足迹,筑牢初心使命。实践团先后来到彭水县烈士陵园、黄家镇红军历史陈列馆、冉钧烈士碑等处,缅怀革命先烈,重走红军街,追忆红军精神,探寻英雄足迹,聆听英雄故事,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、强党性,坚定不移听党话、跟党走。
开展特色课堂,服务青年成长。实践团前往彭水县青少年活动中心,开展传统文化歌曲传唱、《万疆》爱国手势舞表演、乡村振兴快板表演、彭水本地名人讲解、黄庭坚书法教学、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等系列特色课堂活动。同时开展了“普法课堂”、防性侵教育、防诈骗知识竞答、共建图书角、“法制飞行棋”小游戏、体育运动等活动,丰富青少年暑假生活、助力青年身心健康,让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优秀文化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。
探寻非遗之美,坚定文化自信。“山歌山歌不唱呃,就不开怀哦,娇阿依,磨儿不推不转来哟……”独特又优美的旋律深深感染着实践团的每一位成员。实践团在非遗传承人庹清先老师的带领下,来到盘歌堂,一起学习了苗歌《娇阿依》《逢春歌》。实践团成员还走进蚩尤九黎城,学习苗族非遗蜡染技艺,体验蜡染工艺。实践团成员与苗家儿女一起传承彭水非遗民族文化,助力文化繁荣、汇聚复兴力量,坚定文化自信。
开展交流座谈,助力乡村振兴。实践团成员在鞍子镇人民政府的支持下,开展了乡村振兴座谈交流会,返乡创业“新农人”李涵凌介绍了养殖业情况,干田村村支部书记任昌容介绍了稻田养甲鱼生态混养技术,非遗传承人任昌华介绍了非遗文化促乡村经济发展情况。交流期间,实践团成员结合所学知识,交流想法与体会,进一步了解民情社情,坚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青春智慧的信念。
爱护绿水青山,营造绿色家园。实践团“河小青”来到江津双福社区棺木沟水库,开展环境保护垃圾清理活动,为呵护良好环境贡献力量,共同守护绿水青山,以实际行动助力生态文明建设。






